整個6月份,世界航天領域有兩個大新聞。
第一是嫦娥六號,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采集了月球背面的土壤樣本,并順利返回地球。
第二是波音“星際客機”接近國際空間站時,出了一堆的故障。
雖然最后勉強??苛藝H空間站,但卻沒法返回了,兩個宇航員已經在太空滯留一個月了,到現在還不知道該咋回來。
說實話,兩個新聞放在一起看,挺魔幻的。
這可是美國??!50年前就實現登月的美國?。】萍紟p峰美國?。?/span>
怎么混到這個程度了?
其實吧,從這一件事,就能看出中美科技發(fā)展,最大的差別。
1 中美科技實力對比
在絕大多數人的認知中,美國就是科技燈塔,世界所有先進科技的誕生地,永遠指引世界科技的前進。
但是,真正工作在理工科一線,或者行業(yè)與美國科技界有較多接觸的人,基本上早就對美國“祛魅”了。
那么,中美科技實力,到底孰強孰弱呢?
還真不太好比較,因為科技實力是一套體系,對這個復雜的體系進行比較,非常困難,也沒有明確的指數指標。
不過,我們可以從一些細分指標,來判斷中美科技實力的差距。
首先看論文。
科研論文是技術創(chuàng)新的源泉,是體現科研水平的第一衡量指標。
雖然現在很多人吐槽“論文注水”,單看數量不足以證明科研實力。
但日本人搞了一個論文影響力調查,這個調查不僅僅調查論文數量,而且更關鍵的是關注論文被其他論文引用次數。
簡單來說,如果你的論文很水,基本就不會被別人引用。
相反,如果你的論文創(chuàng)新性很大,給別人的啟發(fā)多,被引用次數多,那么你的影響力就大。
而且,調查更關注世界引用次數前1%的論文,這樣就可以很好地避免調查結果只重數量、沒重質量的情況出現。
調查顯示,在科研論文引用率方面,2019年,在占世界引用次數前1%的論文中,美國的研究有4330篇,占比24.9%;
但相比之下,中國的研究有4744篇,占比27.2%,位居世界第一。
在科學研究論文的數量上,中國同樣“實力碾壓”美國。
美國293434篇,中國407181篇,相比之下,中國足足多出了10萬多篇。
除此之外,調查顯示,中國在計算機科學與數學、化學、材料科學、工學4個領域排在首位。
美國在物理學、環(huán)境與地球科學、基礎生命科學、臨床醫(yī)學4個領域排在第一。
中國進步最神速的是計算機科學領域。
在這個領域,中國被引用次數排名前10%的論文所占的比例2000年時為3%,但2015年達到了21%。
在人工智能領域,中國的進步更是迅速。
頂會頂刊論文作者數量從2018年的328人增長到2022年的1674人,與美國的差距正逐漸縮小。
高質量科研成果數量明顯上升,頂會頂刊論文數量已經超過美國,位居全球第一。
在美國擅長的物理和化學領域,中國也正在加速追趕。
根據英國《Nature》主導新一年度的自然指數榜單,在從2020年11月1日開始,到2021年10月31日為止的年度范圍內,中國各大科研機構在全球82種頂級期刊共發(fā)表了19987篇論文,獲得的自然指數為15553.27,均排全球第二名。
按領域來看,中國在“化學、物理科學”兩大領域中的自然指數都是排全球第一,自然指數分別是8498.60和5007.23。
美國在這兩大領域都是排第二,自然指數分別是4761.54和4802.25。
相比而言,德國、英國、日本和法國的自然指數要低很多。
他們往往在少數領域擁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屬于“偏科型”,而中美則是“全科型”。
可以說,中國各大科技機構取得的成績,相當優(yōu)秀。
美國呢?在很多方面卻開始被中國趕上了。
其次看專利。
專利,是衡量應用技術產出的最直觀指標。
目前,世界五大知識產權局是歐洲專利局、日本特許廳、韓國特許廳、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和美國專利商標局。
五個局處理了世界80%的專利申請,承擔了專利合作條約95%的工作。
基本上,這五家就相當于全世界了。
2012年以來,五局每年聯合發(fā)布統(tǒng)計報告。
根據2023年12月21日五局向全球用戶發(fā)布《2022年世界五大知識產權局統(tǒng)計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發(fā)明專利數量達到了798400項,比2021年增長了15%。
美國,2022年發(fā)明專利322970項,不到中國的一半。
在細分技術領域上,中美也有很大不同。
與美國局專利相比,中國局專利在構成上更傾向于計算機輔助設計、材料化學與納米、金屬成型加工、分離與混合加工、化工、有機高分子、農業(yè)與食品、建筑與采礦、紡織與印刷。
在這些領域上的專利相對份額相是美國的3.8到1.5倍。
中國的相對劣勢領域是:計算機接口、半導體集成電路、計算機一般部件、計算機核心部件、半導體元器件、醫(yī)學診斷與外科、半導體制造、數字信息傳輸、廣播電視與電話、無線通信網絡。
這些領域上的專利相對份額僅是美國的27%到50%。
從這一對比來看,中國的專利構成,仍然是以材料、化工、成型加工等制造業(yè)為主,半導體、計算機硬件、醫(yī)學等領域的專利相對不多。
美國呢?
美國局授權專利的技術構成主要是以電子信息、通信、醫(yī)療為主,并且增長速度較快,而傳統(tǒng)的加工制造技術的相對份額很低。
總體來看,中美專利的差別,和兩國目前的產業(yè)結構是高度吻合的。
再看看科研團隊。
在大眾認知中,美國的科技很強,科研成果很多。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有相當比例的科研成果,并不是美國人做出的。
美國二戰(zhàn)后,科技爆發(fā)差不多有兩次。
一次是二戰(zhàn)結束,美國一共從德國運回了數萬名科學家、工程師及其家屬。
這在美國乃至任何國家的歷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另一次是冷戰(zhàn)結束后,美國從蘇聯和東歐攫取了大量科技人才。
所以美國的“火箭之父”、“氫彈之父”、“電子計算機之父”們,竟然都不是美國人。
通過吸收他國的科研人才,在輔以美國優(yōu)渥的科研條件,自然成果頻出。
但問題在于,當這些科學家老去,而美國又沒有新鮮科研血液頂上來的時候,美國科研實力就難以為繼了。
在這里面最明顯的就是NASA,人員平均年齡都在52歲了,其中相當一部分在退休邊緣。
這里并不是歧視老人。
其實老人經驗豐富,是不錯的科研力量,但問題在于,你要為長遠考慮啊!這些人退休了咋辦?
美國年輕人呢?
本土美國人念理工科的本來就越來越少,優(yōu)秀的新一代都跑去學金融和計算機了,沒人對太空科技探索感興趣了,更沒什么星辰大海的沖勁了。
相反,中國這邊,卻是新生代科學家擔綱為主了。
以前不久的嫦娥六號為例,嫦娥六號科研團隊平均年齡為35歲,這已經是中國航天現有的航天團隊里,年齡較大的科研團隊了。
你看中國天眼FAST團隊,平均年齡只有30歲,此前嫦娥五號團隊的平均年齡是32.5歲。
還有北斗衛(wèi)星團隊的平均年齡只有31歲,“墨子號”量子衛(wèi)星團隊的平均年齡不足35歲。
更可貴的是,這些年輕人,很多都走上了科研帶頭人的崗位。
2022和2023年的院士評選中,30多歲的院士大有人在!
長征五號火箭總控制系統(tǒng)的指揮徐文曉,竟然只有只有26歲……
當然,也不是越年輕越好。
但年輕意味著團隊創(chuàng)新精神強、穩(wěn)定輸出的很長,可能美國團隊輸出10年就頂天了,中國團隊還可以穩(wěn)定輸出40年,美國怎么比?
更恐怖的是,這種科研團隊年輕化的情況,不僅在太空領域存在,在各行各業(yè)特別是高新技術領域更是普遍!
比如,蛟龍?zhí)枬撍鲌F隊的平均年齡只有32歲,中歐班列技術維修團隊的平均年齡只有29歲。
最年輕的中國航天員,也才34歲,相比困在國際空間站里的威廉姆斯大媽,已經59歲了。
拜中國大學擴招和龐大人口基數所賜,現在無論哪個領域,中國都有著龐大的人才儲備(多到甚至都開始都內卷了)。
這也是中國科研走長期路線的最大底氣,也是美國羨慕都羨慕不來的。
有人說,那美國可以招募外國年輕科學家??!
在過去的確可以,但2024年3月13日,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發(fā)布《2024年美國科學與工程狀況》,報告明確指出:
“美國的研發(fā)體系及其國際競爭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外國出生的科學家和工程師?!?/span>
這引起了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的擔憂,準備減少外國科學家的招攬數量,加強培訓本土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工作者。
更不要說特朗普很可能二次上臺,也必將收緊移民政策,給招募外國年輕人制造更大麻煩。
這也就意味著,就算某個機構想招募外國科學家,也要受到移民局的掣肘了。
移民局可不管這個人才對你多重要,沒指標,就是沒指標。
長此以往,結果必然是老將逐漸退休,新鮮血液又頂不上,導致美國科研團隊的老化,無論是創(chuàng)新能力還是科研精力,都大幅下滑。
再看看財力的投入。
說實話,科研是個很費錢的行當,有錢未必能出成果,但沒錢,一定出不了成果。
原因也很簡單,沒錢,你連試驗耗材都買不起,咋出成果?
在錢方面,美國是當之無愧的全世界第一。
2022年的研發(fā)投入是7132億美元,比歐盟27國加起來還要多。
中國呢?
2022年中國科研投入達到了30782.9億元,同比增長10.1%,差不多4577億美元,同樣超過了歐盟27國之和,僅次于美國,排名世界第二。
這一對比,和GDP對比也基本吻合。
其他國家研發(fā)投入沒有一個能超過1500億美元的。
也就是說,中美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在世界屬于一騎絕塵的狀態(tài),把其他國家遠遠甩在了后面。
有人可能要說了,就算中國總額很高,但絕對值,還和美國差將近3000億美元??!
這么大的差值可不好補,起碼10年內補不上。
其實,不能單純這么看,別忘了,中美還有個購買力差值呢!
咱們都知道,雖然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是1:7,但實際購買力來說,懸殊沒那么大,也就1:2或者3左右。
中國的研發(fā)投入,絕大部分都花在了國內,這樣來算的話,中美的科研經費實際購買力是差不多的。
考慮到很多耗材都是國內自產的,中國的實際投入可能會更高。
而且,兩國的研發(fā)投入結構是不同的,我國研發(fā)投向應用端的要遠遠高于美國。
美國呢?往基礎研究的投入要更高。
從趨勢來說,基礎研究出效果慢,而應用端研究出效果更快。
這樣一來,美國在基礎科學的投入,就會產生一種“投入越來越多、產出越來越少”的效應。
中國則靠著應用端的不斷突破,慢慢把美國幾十年來積累的優(yōu)勢一點一點吃掉,最后超越美國。
現在中國制造業(yè)增加值已經達到美國的1.8倍,如果科技水平也趕上和超過美國的話,那么會對兩國博弈的模式產生巨大的影響。
這也就是為什么美國如此焦慮,一個勁地阻斷中美學術交流、拒絕中國留學生的原因。
2 美國被追趕的原因
如果單純看總量,美國仍然世界科研領域毫無疑問的第一梯隊。
但是如果看趨勢,那么美國科研被中國趕上,在美國人看來,本身就算是一種失敗了。
為什么會如此呢?作為美國來說,是有深層次原因的。
第一是美國盛行的反智主義。
在美國,有個很魔幻的現象。
一方面,科技的發(fā)展完全依賴于知識分子,另一方面,知識分子卻被肆意地丑化和嘲笑。
這種丑化和嘲笑是全方位的,在各行各業(yè)都有體現。
比如,在美劇中,學校中,成績好、人聰明的男孩,總是會被一個一身肌肉的校橄欖球隊長欺負。
在現實中,亞裔的數學成績總是獨占鰲頭,但在美國人眼中,這卻并不值得夸贊,而是一種被歧視的刻板印象(只有東亞國家自己會沾沾自喜)。
美國學校最吹捧的是什么?橄欖球四分衛(wèi)。
中國最吹捧什么?高考狀元。
中國頂級大學招什么?招高分,招天才。
美國頂級大學招什么?招體育特長生,找會滑雪、會馬術、會劃船的。
這樣一來,本來分高的孩子,卻很難進入好大學。
至于科研人員,在好萊塢中,要么被塑造成“書呆子”,要么被塑造成想利用技術毀滅世界的野心家。
為啥本應該受到崇敬的知識分子,卻是如此一種地位呢?
這要從美國的反智主義說起。
咱們都知道,美國建國之初,工業(yè)力量很弱,基本上就是個農業(yè)國。
農業(yè)國有農業(yè)國的特點,好處是淳樸、勤勞、務實,缺點就是覺得知識分子沒啥用。
然后美國經過發(fā)展,到了工商社會,商人成為社會主力后,總覺得自己的那種沖勁、拼搏的精神,才是實現成功的唯一道路,認為自己創(chuàng)造了財富,服務了社會,應該得到最高的社會地位。
相反,那些擁有“天才”頭腦的知識分子,在智商方面碾壓商人群體,讓商人群體非常不爽。
所以在商人為經濟主體的社會之中,經常出現體制性打壓知識分子的情況發(fā)生。
比如卡耐基、范德比爾特這樣的成功商人,對知識分子特別是理工科知識分子非常歧視。
經常否定大學教育,甚至到最后自己掏錢,搞了很多商學院,就是要用這種手段抬高商人的社會地位。
后來,由于20世紀上半葉美國知識分子深受左翼思潮的影響,思想普遍左傾,甚至還出現了美國科學家為了理想,向蘇聯泄露原子彈情報的事情。
結果,在麥卡錫主義盛行后,這種左傾的知識分子就成了意識形態(tài)鎮(zhèn)壓的主要目標,從自由派到改革派,從大學教授到工程師,無一幸免。
然后又到了美國科技大發(fā)展的時代,美國出現了兩頭冒尖的狀況。
一邊是頂級科學家做出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比如登月),另一邊是廣大的底層對頂級科學家的能力面前自慚形穢。
于是將反精英主義延伸到了知識分子頭上,于是更為憎惡知識分子。
自此,一個從農業(yè)、商業(yè),再到麥卡錫主義、反精英主義的反智主義鏈條,就此誕生。
美國學者理查德·霍夫施塔特曾經寫過一本《美國的反智傳統(tǒng)》,總結了美國人反智主義的表現:
對學究的普遍厭惡、對知識分子的敵視、對專家的排斥、對純粹科學的拒斥、對知識精英的貶斥、對大學的嚴厲批評、對一般人的推崇、對文化創(chuàng)新的反感、對知識分子氣焰的憤慨、對教育的聲討、對非課業(yè)化教育的認可、對學校閱讀寫作與數學教育的非議,等等等等。
這種表現,讓美國人成了世界上最不信任與鄙視知識分子的國家。
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各種各樣離譜的反智主義例證。
比如,疫情期間,有的美國人說疫苗就是陰謀,打死也不打疫苗;
有的美國人說口罩里有天線,會產生輻射;
還有的美國人說要給體內注射消毒水......
這種讓中國人目瞪口呆的表現,就是美國反智主義盛行的結果。
更搞笑的是,國內公知總是吹美國刷盤子都掙得比大學教授、科學家多;
但問題在于,如果真是如此,大學教授、科學家的社會價值體現在哪里?這難道不是一種悲哀?
不過這一點上,公知們撒的謊總算沒那么離譜,因為美國教授的工資,還真不算高。
我們可以比較一下,美國教授的平均工資是124214美元,看起來不算少,但相比美國的人均GDP是69287美元,是人均GDP的1.63倍。
那么中國呢?
中國教授的平均工資是358328元,差不多50000美元,是人均GDP的3.9倍!
也就是說,在中國,教授是妥妥的人上人。
在美國,教授也就是個普通人,比底層強點,強的有限。
咱們都知道,人嘛,出來奮斗,就是想要更好的生活。
可是,你讓一個大學教授掙得和一個卡車司機差不多,那大家誰還有動力去學習難得要死的數理化?那還不可勁地去學金融、進投行了?
當一個美國教授掙的還沒有一個泥瓦工多的時候,我們就知道美國的科研要完了。
中國因為龐大的高考人口,再加上一直以來對“科學家”的崇拜,導致每年高考,都有無數學習尖子投入理工科,稱為整個國家未來的科研后備軍。
這一點,是金融導向的美國,怎么比也比不了的。
第二是美國財政無法像過去那樣提供如此大的支持。
前文提到了,科研需要海量的金錢。
美國過去幾十年為啥科技發(fā)展迅速?
因為在蘇聯壓力下,美國政府對科研投入下了血本。
戰(zhàn)后,美國創(chuàng)辦了國家科學基金會(NFS),為各類科學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
但是還沒出結果呢,蘇聯一聲驚雷,發(fā)射了世界首顆人造衛(wèi)星斯普特尼克一號。
這一下,美國人受不了了,不僅在于“天命之國”的信仰被打破,更害怕蘇聯人把核彈部署在軌道上,漂浮在美國人的上空,哪天看美國不順眼了,就扔下來一顆。
于是,來自大眾的恐慌,成了推動科研的第一動力,上至政府,下至企業(yè),都紛紛加大對科研的投資。
其中最為出名的,是ARPA(高等研究計劃局),這就是后來大名鼎鼎的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的前身。
DARPA的出現,改寫了美國科研的歷史。因為與其說其像個政府機構,不如說它像個投資基金。
DARPA下設六個辦公室,分別負責生物與計算機技術、電子與芯片技術、協(xié)調研發(fā)與軍方需求等工作。
每天的工作,就是尋找值得投資的科研項目,然后砸?guī)變|美元下去。
DARPA的優(yōu)勢在于,作為軍方控制的機構,它能繞開官僚機構的繁文縟節(jié)和層層審批,直接下令動用幾億美元的投資。
而且它擁有國會的授權,直接對國防部長負責,國防部長直接對總統(tǒng)負責,不會被任何勢力裹挾。
DARPA的成果非常豐碩。
誕生十年后,美國國家科研經費占GDP的比重,就翻了三倍,美國的科技層出不窮。
其中最偉大的投資,就是阿波羅計劃。
阿波羅計劃的總投資為255億美元(至1973年),別看這筆錢現在看起來不多,但是別忘了,當年35美元就可以兌換1盎司的純金!
如果按這個比值來計算,阿波羅計劃花費的255億美元就相當于今天的14535億美元!
這筆錢如果放在今天,能夠造60艘福特級航母!
看起來很多是嗎?但仍然是劃算的。
但阿波羅計劃衍生出了大約3000種應用技術的專利成果,這些成果轉為民用后,帶動了美國20世紀60-70年代整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工業(yè)的繁榮,為美國80年代經濟的騰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現在的互聯網、光纖、通訊技術、高分子材料等等改變世界的發(fā)明,其實都是那個時代的科研成果。
根據測算,美國在航天領域每投入1美元,就帶來9美元的收益。
可以說,正是DARPA投資的阿波羅工程鑄就了美國全球科技強國的地位。
但問題在于,這種以政府為主導投資模式,已經越來越難以為繼了。
為啥?美國沒錢了。
隨著美國國債一次次突破債務上限,利息也打著滾地往上翻,2024年美國政府債務的利息支出預計將接近1萬億美元。
這是啥概念?比美國國防開支都要多!
美國政府的財政收入呢?只有4.2萬億美元!
也就是說,美國政府每年收上來稅,還沒花呢,就要先拿出四分之一來還債。
更為恐怖的是,這個比例還在急速上漲。
有人估計在2035年,美國的利息支出就會和政府財政收入持平了,到時候美債就會徹底暴雷。
政府都沒錢了,還咋給科研投資?只能砍預算了。
其實也不用等到2035年,現在美國的NASA已經感受到砍經費的痛苦了。
阿波羅計劃時代,那可是NASA的高光時刻,要多少錢給多少錢。
現在呢?經費總是被卡,還要分配給多個項目,包括SLS火箭和商業(yè)載人航天計劃,這導致單個項目獲得的資金減少,研發(fā)難以為繼。
特朗普曾經雄心勃勃說要重返地球,但是NASA提出了33億美元的預算,卻被國會砍掉了四分之三,只剩了8.5億美元。
讓原本在2024年重返月球的計劃,推遲到了2026年,而且不排除會再次推遲。
NASA的窘境,其實是很多美國科研單位的真實狀態(tài),錢不夠,極大影響了研發(fā)和執(zhí)行效率。
政府投入不足,民間資本又多傾向于AI、元宇宙、區(qū)塊鏈等等網紅項目,實在是過于分散,也極大影響了美國的科技研發(fā)投資。
第三是美國的技術研發(fā)方向已經不適應新形勢了。
在世界科學界,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提起諾貝爾獎,那毫無疑問是美國最多,一騎絕塵。
但要說技術落地和市場化,誰也繞不開中國。
這一點,已經在手機、移動互聯網、光伏、新能源汽車領域得到了驗證,后續(xù)在AI領域、航天領域,很可能也即將得到驗證。
為啥?
因為美國側重于基礎研究往往負責主導科技研發(fā)與創(chuàng)新,在無人區(qū)試錯;
中國則是看看美國搞錯了哪些路,跑通了哪些路,負責搞應用,搞落地。
專注于基礎研究,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是基礎科學決定了基礎研究領域的發(fā)展水平,決定了它能誕生多少原始創(chuàng)新。
當“原始創(chuàng)新”不斷滾雪球壯大,后面的應用和開發(fā)研究也會隨之壯大。
就好比沒有核裂變現象和鏈式反應研究,就無法誕生原子彈和核能發(fā)電一樣。
但壞處也有。
一方面,投資大,見效慢,企業(yè)不愿意投。
以往都是國家投資為主,可是一旦國家沒錢了,研究產出就會斷崖式下跌。
另一方面,基礎創(chuàng)新越來越難了。
人類的科技文明經歷了最近一二百年的發(fā)展,已經進入了一個相對的平緩時期,重大的基礎科學突破越來越少了。
在《三體》中,丁儀曾經感嘆過,過了200年,他竟還能在大學教物理,這足可見人類科技發(fā)展被鎖死的窘況。
現實中,雖然不像智子鎖死地球科技那么玄乎,但不可否認的是,物理學已經很多年前沒有更新了。
比如相對論是在上個世紀提出的,量子力學的建立也是在上個世紀。
近些年新發(fā)現的引力波和黑洞,也不過是驗證愛因斯坦相對論的預言罷了。
你要是把愛因斯坦復活,讓他去大學教物理,照樣一點問題都沒有。
在基礎科學沒有進步的情況下,應用科學也很難發(fā)生什么革命性進步。
就像在微觀物理學沒有革命性進步的情況下,再怎么折騰超導,都是一地雞毛一樣。
這樣就帶來了一個問題:
美國的科技增量越來越少,而中國的科技增量越來越多。
就算美國的存量很多,也架不住中國追趕的速度飛快?。?/span>
更關鍵的是,美國的基礎研究模式不僅僅是給自己探路,更是給中國探路。
可能美國那邊還沒提出科技成果呢,只要發(fā)個論文,證明某條道路走得通,中國就能以超強的科研實力,沿著這條正確道路往前走,超越美國實現科研突破,然后搶先搞應用和落地。
我們可以看看星鏈,美國在星鏈上占據了先機,但二期星鏈還沒建完,中國今年下半年就開始批量發(fā)射中國版星鏈了,一期規(guī)劃就超過了星鏈二期!
更關鍵的是,中國的衛(wèi)星批量生產之后,便宜??!論白菜價的能力,美國哪能比得上中國?
這就是中國在中美科技競爭中不急不躁,而美國卻特別焦慮的根本原因。
3 誰能勝出?
中美科技競爭,誰能勝出?
毫無疑問,最后的勝利者,一定是中國。
為啥?
因為中國太了解“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重要性了。
這是中國人被摁著腦袋暴打了100多年,得出的刻骨銘心的教訓,沒有任何一個民族,對科技有如此深重的執(zhí)念。
美國呢?
美國是資本主義社會,又有濃厚的反智主義,對科研的態(tài)度,完全就是“利益為先”,為名為利。
不像中國人,把它上升到國運的角度去推動。
美國的優(yōu)勢,在于技術積累足夠雄厚,存量大,光吃老本也能吃很久。
而且能控制小弟的科研成果,誰有了好技術,就巧取豪奪搞過來,并搞一個小圈子對華封鎖。
中國的優(yōu)勢,在于技術進步速度快,增量多,能快速落地見效的多,而且更貼近于應用。
所以,中美科技競爭,差距在飛快縮小,而且處于接近趕超的狀態(tài)。
更關鍵的是,科技要落地,還是要看產能,而這方面,美國一點勝算都沒有。
對此, 一方面,我們要認識到中美兩國的競爭是長期性的。
因為美國的存量我們仍然要追趕很久,對此要有足夠心理準備準備。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堅定信心。
因為目前在國際上,只有中國已經完全具備了和美國進行科技競爭的能力,中國也有足夠的底氣。
所以,只要沿著當前的路線走下去,最后的勝利,一定屬于中國。
文:花貓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