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大名鼎鼎的劉慈欣寫過一本科幻小說《超新星紀元》。
講的是一場超新星輻射災難導致全球只有12歲以下的孩子存活,各國孩子被迫像大人那樣開展國與國之間的博弈的故事。讓貓哥印象深刻的,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面對美國“孩子總統(tǒng)”戴維,少年老成的美國“孩子國務卿”沃恩提出了一個問題:“美國何以強大?”戴維想了想,說是“航母艦隊、登月飛船、大科學、大技術、大工業(yè)、大財富”。但都被沃恩否定了,然后告訴了戴維真正答案:“米老鼠和唐老鴨”。
理由也很簡單?!霸谧砸詾槭堑臍W洲,在封閉保守的亞洲,在貧窮落后的非洲,在世界各個角落,在航母艦隊到不了的一切地方,米老鼠和唐老鴨無處不在?!眲⒋刃烙煤⒆拥目谖?,揭露了美國對世界的一種隱形掌控方式:美元、航母只是表象,更廣泛更持久的是美國文化輸出。
當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沉浸在美國電影、美國歌曲、美國文化所塑造的生活方式中的時候,他們就一定會為這種生活方式買單,不論美元還是美國產品。美國中央情報局元老艾倫·杜勒斯曾表示:“通過影視節(jié)目、連環(huán)漫畫和廣告,美國公司對國外底層民眾思想的影響,毫無疑問比國外政府和教育制度的影響更為持久?!?/span>
這種文化的輸出,甚至幫助美國打贏了冷戰(zhàn),就連戈爾巴喬夫本人,就非常喜歡美國大片。正如一個歐洲學者所言:“你不能指望一個看美國電影、喝美國可樂的人,成為真正的共產主義者”。
所以,文化輸出能力已經越來越被認可為國家的綜合國力之一,甚至成為大國博弈的關鍵一環(huán)。那么現在中國文化輸出如何呢?可以說,非?;鸨?。從火爆海外的中國劇集、中國網文,到讓外國人沉迷的中國游戲,還有令人欲罷不能的“爽文短劇”。
更不要說連網飛都要買走翻拍的“三體”,都足以說明,中國文化輸出,目前正在發(fā)力狂奔,讓中國從輸出商品者,正在向一個文化輸出者轉型。未來有一天,甚至還會成為一個價值觀輸出者。但是大家都想不到,中國的文化輸出,曾經有過一段不堪回首的歲月。
1 曾經的誤區(qū)
說起過去中國文化輸出拉胯的例子,可以說不勝枚舉。
比如一個小姑娘在國外穿著漢服,圍觀人群可能會以為這是一個穿著日本和服的日本女孩。比如提起Son Goku,外國人的第一反應是《七龍珠》的主角,而不是中國那個拿著金箍棒的猴子。就連中國最典型的文化形象——熊貓,真正讓它風靡全球的,不是中國人,而是一部美國電影《功夫熊貓》。再比如,提起中國,外國人第一印象就是功夫、美食、辮子僵尸,甚至直到現在,很多外國人概念中的中國,仍然處于八九十年代,一大群藍布衣服的人在騎自行車。這就造成一個尷尬的局面,就算中國很多優(yōu)秀的商品打入了國外市場,但外國人會覺得,如此落后的中國,能生產出高科技產品嗎?
或者,這些產品,究竟靠不靠譜?內心的懷疑之下,自然影響購買決策。所以文化輸出已經不僅僅是文化層面的事了,是關乎中國制造業(yè)海外市場的事了。那么,為什么中國的文化輸出,一度如此落后,與中國的經濟地位完全不相稱呢?
我們可以簡單分析一下原因:第一是文化隔閡。我們有一種感覺,中國文化似乎孤立于世界文化之外,不會英語的話,出國寸步難行。為啥?因為西方國家通過幾百年的殖民史,把整個西方文明,嫁接在了殖民地本土文化之上,形成了一個覆蓋全球的“泛西方文化圈”。
在這個文化圈里,可能有阿拉伯人、拉丁人、非洲黑人等等。他們雖然并不是西方人,但他們對西方文化的體系是不陌生的,對西方的文化輸出,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以我們才會看到,一個在加沙挨炸的小女孩,衣服上是迪士尼。一個非洲的青年,哪怕花光積蓄也要穿一身西裝,成為“薩普”。一個墨西哥男孩,也能興致勃勃地講自己看《哈利波特》的感想。
這樣一來,當整個世界都是西方文化圈覆蓋區(qū)的時候,中國的文化輸出就有點難了。因為中國和西方的文明體系,壓根就不一樣??!這之間存在一條不可逾越的溝通鴻溝。也許作為曾經經歷過“西學東漸”的中國,中國人可以理解這種西方文化。但是沒接觸過中國文化的外國人,想理解中國人的文化內核和所思所想就很難了。
完全聽不懂,就算強行翻譯,也會像“左宗棠雞”一樣變得面目全非。比如,2010年6月,“德國之聲”在離間中俄關系時報道,俄羅斯人普遍相信中國智者孔子曾說過“只要在河邊久站,終能看到敵人的尸體從你面前漂過”。
中國人看得一臉懵,孔子啥時候說的這話?其實德國人真正引用的,是孔子所說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就是中國文化輸出面臨的尷尬局面,你向人家輸出,可是人家聽不懂??!
這種案例太多了,比如歷史上西方的漢學家在翻譯中文時頻頻翻車——
將一諾千金翻譯成一答應就給1000美金,將《水滸全傳》翻譯成《3個女人與105個男人的故事》。
中國外交史上曾經發(fā)生了一個真實的笑話。
有一次蘇聯外交人員嚴肅而莊重向中方表示,蘇聯對中國甘肅、四川絕對沒有領土野心,這個保證讓中方人員莫名其妙。
后來反復溝通才知道,這是因為我方人員在與蘇聯談判時引用了一個成語——得隴望蜀。
所以,哪怕像流浪地球那樣好的電影,在美國和歐洲也上映了,但去看的,基本上全都是中國人。畢竟,只有中國人,才真正能看懂《流浪地球》的真正文化內核。外國人就算看了,也是看個熱鬧。第二是輸出的方式有問題。目前,中國官方推動文化輸出的模式主要是孔子學院。這種做法顯然是借鑒了德國的歌德學院、西班牙的塞萬提斯學院、法國的法語聯盟等等。
前面講了,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間有“次元壁”,想打破這個“次元壁”,就要先從文化認知做起。但是呢?孔子學院的文化輸出效果,卻并不理想。根據官方數據,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地區(qū))設立了500多所孔子學院和1000個孔子課堂。
聽起來似乎不少,但是想讓其承擔輸出中國文化的重任,其實遠遠不夠。對大多數國家來說,孔子學院的授課力量和學院容量都非常有限。很多時候一個班,頂多幾十人,你就算把他們培養(yǎng)成中國文化的狂熱粉,又能影響多少人?
日韓就不一樣了,日本的動漫,韓國的流行歌手,依靠電視、電影、圖書、網絡等現代媒體,隨隨便便粉絲就能上千萬!這根本不是同一個傳播數量級的好么?
另一方面,孔子學院培訓的內容也很值得商榷。在很多孔子學院的新聞中,我們看到,孔子學院在教外國人京劇、茶藝、寫春聯、舞獅子等等。那么,這些到底是文化符號,還是文化技巧?如果是文化符號,那么培訓的結果無非也就是寫幾個漢字,哼一句京劇,包幾個餃子。老外對這種符號完全是“獵奇”性質的,說白了就是來玩的,畢竟教學是免費的,也不會有太深刻的印象。如果是文化技巧,那么你指望一個老外,能把京劇唱到什么水平?把漢字寫到多么蒼勁有力?把舞獅子舞出樣子?
如果我們自己都對文化輸出要達到什么效果都沒有清晰概念,又怎么能保證文化輸出效果?更何況,這些教學內容,別說在國外了,在國內都不是主流,中國人都不一定喜歡,又怎么指望老外去喜歡?這其實是中國的文化輸出走進了一個“誤區(qū)”。
中國人最喜歡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給別人看,這一思路反映在文化輸出上,就是中國向外輸出的,都是中國的“國粹”,比如京劇、書法、茶藝等等。這幾項好么?當然好,但太高雅了,高雅到占外國大多數的底層人民,難以欣賞,難以理解。比如,交響樂會的藝術成就高么?當然高。但是其粉絲數有喜歡哆啦A夢電影版、鋼鐵俠、《魷魚游戲》的人多么?當然沒有。
有人會說,交響樂會多高雅?。槭裁床豢茨??交響樂會的確高雅,但問題在于,大部分時候,大家只是想打發(fā)一下時間啊!像哆啦A夢電影版、鋼鐵俠、《魷魚游戲》,的確沒有內涵,的確不高雅,但是他們有趣啊!就像我知道肯德基是垃圾食品、不如米飯炒菜有營養(yǎng)一樣,但問題在于,它吃起來香?。?/span>
所以,一種文化要想在全世界受到歡迎,一定要具有娛樂性,不能脫離大眾。我們過去輸出的那些書法、京劇之類的東西,太急于展示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沒什么娛樂性,總是強調內涵、深厚底蘊之類的,自然也就不吸引人。
不吸引人,就沒法讓人通過自發(fā)傳播來實現廣泛的影響力。這就像追女孩一樣,你要是足夠有趣,說話能讓女孩開心,女孩能倒追你。你要是古古板板,恐怕有時你再跪舔女孩,女孩也不會正眼看你的。畢竟,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啊。第三,意識形態(tài)的敵視。眾所周知,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追求社會的公平與正義。所以社會主義國家由官方來推動對外文化傳播——比如,中國政府在資本主義國家的地盤上搞一個官方主辦的學院,當地人第一個聯想到的是什么?是這幫中國人要利用孔子學院進行共產主義宣傳!
事實上,這是一種徹頭徹尾的誤解??鬃訉W院其實頂多算是個中國文化的展示工具,其老師也一直被要求回避意識形態(tài)問題。遇到意識形態(tài)問題不要辯論,孔子學院老師也沒有能力對學生進行“洗腦”,更別說“收集情報”了。但是在西方政客眼中,就算他們知道孔子學院并不是意識形態(tài)宣傳工具,這也是一個很好的“議題”。
利用民眾對“共產主義宣傳”的恐懼,來給自己“漲粉”。于是,一個又一個孔子學院,在西方國家政客和媒體的聯手抹黑下,不得不關停。
2 “華流”蓄勢待發(fā)
雖然很多人對中國文化輸出的困境曾經痛心疾首,但近幾年,這種聲音小了很多。為啥?因為中國文化莫名地開始在世界上火了。比如《王者榮耀》,已經成了一個世界級賽事,在巴西,無數巴西人正在打《王者榮耀》巴西職業(yè)聯賽(CHOKBR)。比如,年度話題之作《黑神話:悟空》,光靠幾個預告片,就引發(fā)了海外的極大關注。
還有,很多老外迷上中國的馬面裙,專門科普漢服文化。有的老外在各大地標建筑面前狂跳“科目三”。還有一幫的老外天天在直播間唱“朋友啊,讓我們一起牢牢銘記呀”,把中國人聽得莫名其妙。如果你去和外國年輕人交流一下,他們對中國的印象,已經不僅僅是中國功夫、中國龍、紅燈籠、兵馬俑這些刻板標簽了。
他們也會稱贊“中國的游戲真酷”“中國漢服真漂亮”、“中國車真科幻”……顯然,一股強勁的“華流”已經開始席卷全球。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過去中國文化輸出面對這么多困難和問題,怎么突然又行了?第一自然是方向找對了。我們先思考一個問題,文化輸出到底應該是一個任務,還是一個生意?答案也很明顯,生意。
如果是任務,那么衡量標準就是搞了多少次活動,拿了多少獎,取得了多少宣傳效果。結果呢?就是中國的導演在國外電影節(jié)上拿了一大堆獎,但反映的內容,卻都是中國如何貧窮落后的內容。說白了,就是為了拿獎,刻意去拍一些落后內容去迎合外國評委。這樣的文化輸出,有什么意義?如果是生意,就不一樣了。生意是要賺錢的,一切衡量標準都要以賺錢為目的,這樣才能最大程度調動文化業(yè)界的積極性。你官方搞孔子學院,下再大功夫,能比上資本投的錢么?能比得上資本為了賺錢的驅動力么?
歷史已經證明了,只要對資本引導得好,中國往往能搞出令人瞠目結舌的成就來。你看互聯網公司和汽車公司出海,不就是這樣的么?文化公司出海,其實也差不多。我們都記得,2010年代,中國經濟高速發(fā)展,帶動網文產業(yè)迅速崛起,然后有的公司就發(fā)現,咦,有外國人翻譯咱們的網絡小說??!喜歡的人居然還不少?那與其讓他們盜版,不如我自己干??!然后,一票文化公司出海了。
2015年代,中國一些游戲、動漫公司承接了很多國外公司的代工工作,干了一段之后覺得,這也沒什么難度嘛,自己干了!于是,一票游戲、動漫公司也出海了。
2019年代,短視頻行業(yè)崛起,一些公司本著一個視頻拍出來了,放著也是放著,不如“一稿多投”。于是就把視頻搬到了外網,沒想到火了!那還說啥啊,加大投入干??!比如初代文化輸出網紅李子柒,就是這么來的。在賺錢的驅動下,這些公司會針對不同的海外市場,開發(fā)出不同的文化產品。
但因為團隊大都是中國人,所以很多時候不自覺地就把中華傳統(tǒng)文化給融入到了文化產品之中。比如《王者榮耀》,里面的大量元素,都是中國的名著、歷史人物、民間故事。
比如米哈游的《原神》,人物角色設定都是中文名。還有各類網絡小說,讓根植于中國傳統(tǒng)神話的“修仙體系”,成功進入了全世界,開始與西方文明的“獸人、矮人、德魯伊”體系分庭抗禮。就連中國影視劇,也因為深刻的現實主義題材和超級精良的服化道,開始吊打哭哭啼啼、情情愛愛的日韓偶像劇。
那么為啥這些文化輸出會火?因為好玩!好看!有趣!
有趣才會吸引人,吸引人才會有市場,有市場才能賺錢,賺了錢資本才有更大的動力去生產更多含有中國文化元素的文化產品,進而覆蓋到更多人群。
中國文化輸出發(fā)展到現在,也許中國還暫時沒有日韓那樣的世界級愛豆,但是要論賺錢,中國已經把日韓遠遠甩在后面了。
我們看一組數據就知道了:
2021年韓國文創(chuàng)產業(yè)進出口額135.8億美元。
日本是400多億美元。
中國呢?突破了2000億美元!
第二是載體強大了。
文化輸出,需要一個強有力的載體。
中國孔子學院算是個載體,但前面說了,體量太小,傳播量有限,就像紅岸基地的雷達峰一樣,再折騰也難以覆蓋到所有星球。
西方國家的電視、傳媒倒是不錯的載體,但人家黑你的時間都不夠用,怎么會讓你拿來做宣傳?本來這個問題無解,但是隨著中國互聯網行業(yè)的發(fā)達,中國人開始另辟蹊徑:你不讓我用,我自己建一個!你看,日劇、韓流再厲害,他們本質上其實還是依托西方平臺的。
特別是現在的韓劇產業(yè),基本上都是在給Netflix 打工,內容發(fā)行也全靠Netflix 渠道,否則根本出不去。
中國則不一樣了,中國有三個巨大載體。
一個TikTok,一個愛優(yōu)騰芒海外版,一個ReelShort,分別對應短視頻、影視劇、短劇這三個流量最大的領域。
TikTok對打破西方國家輿論壟斷的意義說的已經很多了,這里不再贅述,能面臨美國打壓,已經說明了TikTok的實力了。相比風口浪尖的TikTok,在潛移默化中悶聲發(fā)大財的,是愛優(yōu)騰芒海外版和ReelShort。我們看看幾個數據。
2021年,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APP下載量冠軍是愛奇藝海外版。2023年第四季度愛奇藝海外業(yè)務會員收入、廣告收入均實現兩位數增長,而且海外會員收入增長超80%!靠著這些平臺,中國影視劇成功打入國際市場,僅優(yōu)酷一個平臺,在海外市場的播放量已突破203億次,吸引了近5700萬海外觀眾。
比如《與君初相識·恰似故人歸》自2022年5月開始海外播映,已在越南、泰國、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北美地區(qū)播出,播放量共計破1億次,展示次數破8億,點贊量破百萬。在北美Viki平臺上,上線2個月,共累積觀看時長已超過1億分鐘。在東南亞市場,《別對我動心》,是目前東南亞排名前五最受歡迎的劇集,戰(zhàn)勝了很多當地本土影視劇,更超過了韓劇熱度!
此外還有《偷偷藏不住》、《長月燼明》和《異人之下》等電視劇,在2023年成為海外觀眾最受歡迎的國劇之一。
至于國內正在熱播的《慶余年2》就更不用說了,目前已經被迪士尼買走版權,成為Disney+有史以來播出熱度最高的中國大陸劇。不僅在東南亞火爆一時,甚至開始反攻韓國和日本。
更牛的是,很多公司已經實現了Netflix 的玩法,旗下的平臺Iflix不僅投放大量中國劇,還收購優(yōu)秀的本地劇,甚至投拍本地??!作為投資方,往里面塞一些宣揚中國文化的內容,合情合理吧?更有意思的是,一年來光速崛起的短劇平臺ReelShort,已經開始了在海外市場的收割模式。
打開ReelShort,就會發(fā)現,充斥著“霸總”、“復仇”、“龍王”等熟悉的題材。熟悉的“狗血”劇情,兩分鐘不到的時長,一集接一集的高能反轉……仿佛一夜之間,這種土味視頻開始席卷海外市場。
和國內短劇類似,這類短劇大多1到2分鐘一集,爽點密集,短短幾分鐘之內,就能覆蓋“霸總愛上我”“惡毒女配”“契約婚姻”“英雄救美”等狗血情節(jié)。就連標題也是簡單粗暴,比如《我的億萬富翁丈夫的雙重生活》,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啥劇,但就是停不下來。
更有意思的是,這些國內短劇已經開始在國外本土化,除了“豪門繼承人”“霸總愛上我”等普世的題材;在歐美,還開始拍攝狼人、吸血鬼等題材;在東南亞,則拍攝苦情虐戀、強制愛等題材;在南美,少不了“重生之我是球王”等題材。
劇本也不用擔心,中國的網路上,有海量爽文等著改編呢!隨著多部短劇在海外走紅,短劇的超強吸金能力也開始顯露出來。在歐美市場,一部劇單集要0.54美元(人民幣4元左右),而東南亞市場普遍在1-2人民幣左右。
不要小看這點錢,看的人多了,整部劇看下來絕對不是小數目!目前ReelShort已經在北美市場殺出一條血路,一度躍居美國iOS總榜第3名、應用榜第2名、娛樂榜第1名;還創(chuàng)下了下載量和收益的單日紀錄,新增安裝量32.6萬次,凈收益45.9萬美元,風頭一時甚至蓋過了TikTok。其實無論是TikTok,還是影視劇平臺,以及短劇平臺,它們的文化輸出路子是和動漫、韓劇、好萊塢電影是一樣的。
都是底層民眾能看懂、接地氣的內容,土歸土,但的確有爽點,容易激發(fā)其對中國的興趣,時間久了,文化輸出非常自然的就發(fā)生了。更關鍵的是,這種平臺,日本有嗎?韓國有嗎?沒有!甚至歐洲都沒有!目前從平臺載體上來看,中國已經和美國打的有來有往了。更妙的是,這些平臺完全都是娛樂化的,西方國家完全找不到打壓的理由。哪個政客要是渲染“中國影視劇平臺是安全威脅”,分分鐘會被當神經病看待。
第三是文化的輸出依托的是強大的活躍的經濟。
這個世界,終究還是物質的,軟實力輸出,必須建立在硬實力達標的基礎之上。
我們曾經羨慕的文化輸出對象——日本,無論是電影、電視劇、動畫、音樂、游戲、小說等等,可以說都是亞洲第一,其內涵深深影響了一代中國人。哪怕幾十年過去,日本還能靠哆啦A夢從中國市場上圈錢。
那么為什么日本文化輸出強大呢?因為日本是亞洲第一個發(fā)達起來的,經濟發(fā)展了,民眾有錢了,對精神生活的要求就高,就產生了文化市場,催生出了文化從業(yè)人員,創(chuàng)造出優(yōu)秀的文化產品。這些文化產品,又往往隨著一個國家的商品而走向海外。
韓劇其實也差不多。韓劇之所以風靡東亞,無非就是里面除了俊男靚女,還有現代化的韓國生活。人都是慕強和追求美好的,韓國就是刻意通過這種片面的宣傳,營造出了“韓國是發(fā)達國家”的概念,進而推動韓國產品行銷世界。港臺文化更是如此,嚴格來說,港臺文化最大到底輸出市場其實是大陸。
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大陸和港臺的差距,簡直是天地之別,所以才會有港片和粵語歌的風靡一時。大陸呢?那時候一窮二白,能往外輸出啥啊!不過現在,大陸經濟已經超越港臺,所以港臺文化也就跟著沒落了。
事實證明,一個國家很貧窮的時候,必然先解決溫飽問題,文化輸出必然落后。一個吃飯都吃不飽的國家,是不可能誕生風靡世界的文化產品的。
現在中國經濟已經高速發(fā)展了20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從而有多余的金錢和時間來消費文化產品。消費又反哺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文化從業(yè)者就越多,從業(yè)者多了,在競爭和內卷之下,必然會誕生優(yōu)秀的作品。這就是一個文化輸出大國的良性循環(huán)。
更不要說現在的文化從業(yè)者,大都是90年代出生的新一代。相比60后、70后、80后,他們是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一代,他們創(chuàng)作出的文化作品,自然是張揚的,美好的,鼓舞人心的,以及“爽”的。
這種東西拿來出海,顯然要比那些只知道拍哭哭啼啼的傷痕文學的文藝圈人士要合適多了。更重要的是,在這些文化作品流行之后,中國傳統(tǒng)文化開始被重新定義。從一個古老封閉的國家,轉變?yōu)橐环N現代化、科技感生活方式的象征,成為新一代的文化內核,也成為新一代的中國標簽。
中國的網絡、科技水平已經已領全球,那么未來的中國文化輸出,毫無疑問會隨著中國基建和經貿的輸出,迎來更廣闊的市場。從輸出文化,到輸出生活方式,再到輸出中國價值觀,徹底改變長久以來西方國家所污蔑的中國的國際印象。
第四是中國對新技術的運用。
其實說起來,中國網文是很對外國人胃口的。你看蜘蛛俠和美國隊長,都是一開始備受欺負,然后無意中得到了超能力,馬上就毀天滅地。爽不爽,爽?。∧憧吹臅r候會不會自己代入進去,獲得爽感?這就是人性,這就是爽文爽劇火爆的密碼。說起來中國的網文也差不多,要么是歪嘴龍王逆襲,要么是霸道總裁愛上我。深挖這些題材背后的邏輯,冒險、復仇、成長等等,通常都是簡單易懂的,對讀者的知識儲備要求不高。
雖然這些題材俗了一些,但俗得爽??!不論是“霸總愛我”還是“逆天弒神”,都實現了人們內心的欲望,提供了超出日常的滿足感。畢竟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他們就是喜歡這種凡人逆襲的劇情。
你也別管邏輯是否合理,在如今快節(jié)奏的生活下,只要能解壓,就一定會有大量的人追著看。但問題在于,中國網文太多了,如果翻譯出來搞輸出,上哪找那么多英語好,還具備英文文學素養(yǎng)的翻譯人才?
所以盡管第一個中國玄幻網絡小說翻譯網站——WuxiaWorld在2014年12月就成立了,但發(fā)展一直比較緩慢。一直到AI技術的誕生,中國公司敏銳意識到了這一技術帶來的巨大價值,開始在這上面下了重注。
比如,中國網文巨頭閱文集團推出了Webnovel,還加大了AIGC技術布局,持續(xù)升級人機配合的AI翻譯模式。為了更準確地翻譯中國網文,打破文化壁壘和翻譯障礙,閱文集團還搞出了自己的AI大模型“閱文妙筆”。相比其他大模型,它更懂網文創(chuàng)作,理解網文創(chuàng)作技巧,它甚至懂“梗”。閱文集團副總裁、總編輯楊晨介紹:“為了讓中國網文實現更大范圍的國際傳播,起點國際將啟動多語種發(fā)展計劃,借助AI翻譯上線。”
在AI助力下,網文的翻譯效率提升近百倍,成本降低超九成!如今已經實現了英語、西班牙語、印尼語、葡萄牙語、德語、法語、日語等多個語種的翻譯!截至2023年10月,起點國際海外訪問用戶約2.2億,是三年前同期的3倍!
當西方國家還在用AI搞概念圈錢的時候,中國的AI,已經成了中國文化輸出的工具了!
3 世界是物質的
曾經,美國人為了維護自己的文化輸出強勢地位,曾經提出了一個WEIRD概念。WEIRD這個詞,是“西方的、受過良好教育的、工業(yè)化的、富有的、民主的”幾個詞的第一個字母。美國人曾經用長篇大論,試圖證明WEIRD國家才能擁有最優(yōu)秀的價值觀,并得出了只有WEIRD國家才能引領世界的結論。所以“成長于非WEIRD國家的文化,從根源上就很難正常進入西方社會?!逼鋵崳@純粹就是扯淡。
西方國家文化輸出厲害,無非就是他們工業(yè)革命早,基礎雄厚,技術先進,從而帶來的產業(yè)優(yōu)勢而已。美國大片征服世界,日本動漫征服世界,韓國歌舞征服世界,不就是因為他們的產品暢銷世界么?世界終究還是物質的,文化輸出的本質,歸根結底還是以商品為根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觀念罷了。那么既然如此,如今中國工業(yè)世界第一,文化輸出突飛猛進,也是非常正常的事了。
如今,隨著中國汽車、手機、光伏、家電、美食在全世界攻城略地,中國文化輸出火爆也就是一種必然。所以,“華流才是全世界頂流”的時代,終將來臨也必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