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制中幾乎沒有一個部件沒出過問題。首先遇到的就是3 000米長的導線斷線。在最開始的導彈試驗中,累計斷線故障就多達55發(fā)。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科研人員從查找斷線原因入手,設計了模擬導線放線的試驗裝置,并從導線材質、纏線方式、包覆材料、導線結構、粘結膠材質等無數(shù)道工藝上做出了改進。
經過2年多的無數(shù)次試驗,最終研制成功延伸率與銅相近、蠶絲作增強材料的制導導線,保證了導彈系統(tǒng)可靠度的要求。類似這樣的問題一個接著一個,諸如:陀螺儀抗過載能力不夠、紅外輻射器強度和功率不夠、低溫射程不夠,膛口彈托止動、發(fā)射筒后拋技術等。
科研人員自己都記不清,經歷過多少次失敗才能換來一次短暫的成功。磨難多到讓人沮喪,甚至看不到希望。項目組曾幾度陷入困境。那時有些人質疑王興治他們能否研制成功,甚至諷刺挖苦。在挫折和非議前,王興治帶領他的團隊,選擇了堅持。
▲ “紅箭”8模擬放線試驗裝置
1977年,就在“紅箭”8技術難關久攻不下、試驗屢屢失敗時,個別領導對自行研制信心不足,主張引進國外某反坦克導彈及其生產線。恰逢彼時中國國門漸漸打開,法國和德國看好中國軍貿市場,積極來華推銷 “米蘭”、“霍特”反坦克導彈,并邀請中方代表去該國參觀訪問。王興治獲得了赴法國和德國參觀交流的寶貴機會,順便洽談引進一事。由于外方要價太高,引進之后原材料、元器件對國外的依賴性過大等原因,引進一事未能達成。但這次考察對王興治的啟發(fā)很大。百聞不如一見。王興治通過近距離接觸“霍特”反坦克導彈,及與法國專家面對面的溝通交流,學到了過去從情報資料中無法獲得的東西。他在驚訝和羨慕國外高精度反坦克導彈的同時,也大大激發(fā)了他一定要搞出“紅箭”8的決心。他相信憑著刻苦和智慧,中國自主創(chuàng)新的路一定能走得通。
回國后,王興治帶著一種“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激情,給設計團隊作了足足兩天的考察報告,更是一場大戰(zhàn)前催人奮進的總動員。他以這次考察和商談的實際,向科研人員講明了“靠‘買辦’不能實現(xiàn)國防現(xiàn)代化,一是買不起,二是買不來”“國家的需要就是我們的使命,只能前進,不能后退!”科研人員個個聽得精神振奮。大家從心底里迸發(fā)出一個字:“干!”。
此后,王興治沒日沒夜地投入到這場“紅箭”8的攻堅戰(zhàn)中。為了拿到第一手資料,每次重大試驗,他都親臨現(xiàn)場,檢查試驗前的準備工作,拍攝試驗現(xiàn)象,記錄試驗數(shù)據(jù),一起撿試驗殘骸,一起查找問題,一起研討新的攻關途徑。有一次試驗遇到問題,王興治同科研人員在試驗場連續(xù)工作三天三夜,直到問題得到解決。為了濾掉太陽光背景,讓紅外測角儀精確捕捉到導彈,他率領技術人員,特意到光照強烈的沙漠中做試驗。早晨4點出發(fā),晚上11點才返回家里。夏天的地表溫度有時高達70℃以上,冒著高溫,頂著熱浪,他們一直干了一個多月,直到問題解決。至今,王興治的脖子后面還留有當年被燙傷的“職業(yè)病”印記。為了解決隔熱層用的碳纖維布,王興治找到廠家,但工廠因為沒電,無法生產,王興治又幫助該廠找到市委領導,解決了用電問題……。
就這樣,在王興治的領導和設計下,在研制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經過無數(shù)次的“失敗,研究;再失敗,再研究”的摸索苦干、技術積累,在進行了50多次有控飛行試驗后,終于攻克了陀螺承受大過載能力、舵機提高控制力、彈托炮口止動、高低壓原理發(fā)射器等關鍵技術問題。1984年,“紅箭”8反坦克導彈研制成功,并打出了“三彈一孔”的優(yōu)秀成績。
▲ “紅箭”8中紅色彈托隨導彈一起沖出示意
▲ “紅箭”8靠鋼釘將彈托咬住,俗稱“狼牙棒”
▲ 王院士在試驗現(xiàn)場解決問題
1984年10月1日,在新中國成立35周年的國慶閱兵儀式上,“紅箭”8反坦克導彈方隊亮相。1986年,該項目正式定型,不久后裝備部隊。1987年,“紅箭”8項目獲得了與“兩彈一星”比肩的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原中央軍委副秘書長、國務院副總理張愛萍將軍揮筆題詞:“無堅不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