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飛機項目的進展遲緩,C919飛機原訂的“2014年首飛、2016年交付”基本上不可能完成。那么C919目前究竟處于什么階段?在輿論壓力下,中國商飛今年10月首度詳細披露了C919的研制進展,飛機機體和結構生產數據已經全部發(fā)出,零組件制造在中航工業(yè)系多家公司展開,年內將有機身大部段下線,這表明持續(xù)近兩年的“詳細設計階段”尚未結束。今后從“詳細設計”轉向“全面試制”,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據國內媒體調查后報道,“機身制造并不是大飛機詳細設計的最重點,作為主制造商和集成商,制造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飛機,部件的全球采購可謂通行,真正的難點和挑戰(zhàn)在于如何獨立自主的設計、定型,以及取得適航證。”如果此事屬實,則意味著大飛機項目在調整目標,從過去的強調自我研發(fā)轉向了商務——有關方面已經不介意中國大飛機項目采取全球采購零配件、裝配加工的模式了。誕生遙遙無期的C919號稱已經獲得了400架訂單,但據稱訂單主要依靠政府支持獲取國內幾大航企和國內銀行租賃金融公司的訂單。即使這400家訂單是真實的,也不足同類飛機中波音737MAX訂單的1/3,不到空客A320neo訂單的1/5。
值得注意的,國內對大飛機項目的態(tài)度也在發(fā)生變化。有一些國內老專家很困惑:“近幾年陸續(xù)的產業(yè)振興規(guī)劃中,對大飛機越來越‘淡’,只限于一些概念化的提法,甚至是一筆帶過。除了技術突破不盡如人意,外界的期待和國家的引導也正在變輕”,“比如近兩年,工信部顯然是認為‘打飛機’比‘大飛機’更重要。”
這些微妙的變化是極不尋常的信號,詳細設計沒有完成、關鍵零配件又不能生產、整機生產一推再推,如果決策部門的態(tài)度再發(fā)生變化,那么大飛機項目的前途就很不妙了。會不會再度變黃呢?值得關注。